- 端午節的含義、由來及習俗 -
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是古老傳統的端午節,常常有賽龍舟、吃粽子等習俗。那麼,你知道端午節的含義是什麼?
端午節的由來是什麼?
端午節的習俗有哪些?讓來包粽小編告訴你!
- 端午節的含義 -
端午節爲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。因仲夏登高,順陽在上,五月是仲夏,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天氣之日,所以五月初五被稱爲端午節、天中節、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、龍舟節、浴蘭節等。
端午節起源於中國,最初爲崇拜龍圖騰的部族舉行圖騰祭祀的節日,以龍舟競渡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的習俗。後因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抱石跳汨羅江自盡,統治者爲樹立忠君愛國標簽將端午作爲紀念屈原的節日。
- 端午節的習俗 -
端午節常見習俗除了划龍舟、掛菖蒲、佩香囊、喝雄黃酒等。其中各種不同口味的粽子絕對是端午節必吃的佳餚美味!
每年五月初,家家戶戶都要浸糯米、洗粽葉、包粽子,花色品種也很多,餡料有豆沙、鮮肉、火腿、蛋黃等多種餡料。
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、朝鮮、日本以及東南亞的一些國家都非常流行。粽子在台灣也有許多不同的種類,除了傳統的南北部粽外,也有越來越多獨特且富含創意的粽子口味出現。
- 端午節的習俗 -